华歆避难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华歆、王朗俱乘船避难,有一人欲依附,歆辄难之。朗曰:“幸尚宽,何为不可?”后贼追至,王欲舍所携人。歆曰:“本所以疑,正为此耳。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?”遂携拯如初。世以此定华、王之优劣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,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,华歆感到十分为难没有立即答应。王朗却说:“幸好船还宽敞,为什么不可以呢?”后面的贼寇已经追上来了,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。华歆说:“ 刚才我之所以犹豫,正是这个原因。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,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?”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。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。
注释
华歆:东汉末举孝廉,任尚书令。
王朗:与华歆同时代人。两人都是当时著名人物。
辄:当即。
何为:有什么。
迫至:追赶上来。
舍:丢下,抛弃。
携:携带。
简析
本文讲述了华歆和王朗在乘船避难时,对待一个请求搭乘的人的不同态度。华歆起初犹豫,但王朗同意了。后来贼寇追来,王朗想抛弃那个人,但华歆反对,认为既然已经接纳了他,就不能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。这个故事通过乘船避难的情景,揭示了人性与道德的核心矛盾:真正的道德考验不在平常,而在危机时刻对原则的坚守。
七步成诗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帝深有惭色。
战城南
何承天〔南北朝〕
战城南,冲黄尘,丹旌电烻鼓雷震。
勍敌猛,戎马殷,横阵亘野若屯云。
仗大顺,应三灵,义之所感士忘生。
长剑击,繁弱鸣,飞镝炫晃乱奔星。
虎骑跃,华眊旋,朱火延起腾飞烟。
骁雄斩,高旗搴,长角浮叫响清天。
夷群寇,殪逆徒,馀黎落惠咏来苏。
奏恺乐,归皇都,班爵献俘邦国娱。